大家好,我是中医钟素艳。在恶性肿瘤患者群体中,持续性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,其特点多表现为定位明确的锐痛、夜间加重、触压痛剧,部分患者可伴有面色黧黑、舌质紫黯等瘀血体征。临床观察发现,不少患者长期服用延胡索等镇痛药物,初期疗效尚可,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,不仅药效逐渐减弱,疼痛发作频率反而增加。
延胡索虽具活血理气、通络止痛之效,对气机郁滞、血行不畅所致的中轻度疼痛确有良效。然而面对恶性肿瘤晚期出现的顽固性疼痛,延胡索就显得力不从心了。因为此类疼痛,多因久病致瘀、络脉阻滞,兼有毒瘀互结所致。此药虽然能活血,但解毒散结之力不足,对于深层次的络脉瘀阻和癌毒积聚难以奏效。
图片
延胡索
经过多年临床验证,我发现由三七、乳香、没药组成的三味药组合,在缓解癌性疼痛方面效果显著。其中三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,具有'活血而不伤正'的特点;乳香擅长行气活血,止痛效果显著;没药则长于散瘀消肿,三药合用,共奏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之效。这三味药就像一支特种部队,三七负责打通血脉通道,乳香负责缓解疼痛,没药则负责消除局部肿胀,协同作战,直击痛处。
图片
乳香
在临床运用时,我常在这个基础方上根据证型加减。对于疼痛剧烈者,加蜈蚣、全蝎等虫类药以增强通络止痛之效;对于伴有发热者,加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以清热解毒;对于气血两虚者,加黄芪、当归以扶正固本。通过这样的配伍,既能针对疼痛这个标症,又能兼顾肿瘤这个本证。
图片
没药
治疗癌痛不能只盯着止痛,更要重视整体调理。在实施药物治疗方案时,还需要同步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。中医学强调'不通则痛'的病理机制,抑郁可引发气机阻滞,从而加剧疼痛症状。因此,在药物治疗之外,还要配合情志疏导,帮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。
需要提醒的是,这类活血化瘀药物使用时要掌握好剂量,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慎用。治疗过程中应安排定期复诊,依据症状演变及时优化治疗方案。中医药治疗癌痛的优势在于既能缓解症状,又能调节整体机能,而且副作用相对较小,适合长期使用。好了,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了,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如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