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宴冬蓉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台山市海宴镇,传承历史悠久,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。
01
追溯起源
海宴冬蓉的诞生据说起源于一次意外。当地盛产冬瓜,因此当时人们经常拿冬瓜来做糖水。一次人们在煮糖水的冬瓜时,意外发现将冬瓜煮至渣状后,具有独特的风味,不仅甜而不腻,而且口感也极好。于是就将其作为糕点馅料,制作成各种美食,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。也因此冬蓉的做法也逐渐流传开来。尤其是制作月饼时,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原料。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海宴人就开始生产以“冬瓜糕”为名的一款中秋月饼,它以冬瓜翅作为主要馅料,是台山独有的特色月饼。后来随着时间推移,以冬瓜糕制作而成的冬蓉月饼,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月饼,占据月饼市场的主导地位。
02
文化地位
展开剩余67%海宴冬蓉制作技艺自研创定型以来,经历百余年的传承发展,如今在台山市饮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,并在台山市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。冬蓉对江门人来说,早已非一道食物那么简单,而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,不仅成为中秋节台山人的首选月饼,更是台山美食的一张靓丽名片。尤其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大量海宴华侨来说,冬蓉是他们最为怀念的家乡味道,每逢中秋节,以冬蓉为馅料所制作的冬蓉月饼,便是他们必备的食品,寄托着海内外台山侨胞对故土、对亲人的殷切思念。
03
制作工艺
用传承百年的传统方法手工制作的冬蓉馅料如青绿色的碧玉,呈一丝丝的透明状像鱼翅一般,入口如翅,甜而不腻,清甜软滑,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的游客和海外华侨,享誉世界。
海宴冬蓉具有悠久历史及文化背景,其传统制作技艺十分考究。首先选料便十分严格,必须挑选自然生长约150天灰皮冬瓜为原料。将冬瓜去皮去瓤去籽后,再刨成粗丝。随后用锅将其煮熟,在放入冷水中“过冷河”。其后再将过完“冷河”的冬瓜丝倒入垫铺着麻布袋的盆中,将冬瓜丝用麻布袋包住,然后用大块石头压住或人手挤压进行脱水。
脱水后的冬瓜丝就可以下锅进行翻炒了,炒这个步骤至关重要。传统做法是用大铜锅和柴火炒,必须连续翻炒4个小时,炒出微甜不腻口感。除此之外,炒锅房内还有人在随时关注车间的温度,因为这决定了冬翅的色泽。待到冬蓉透明成丝,又韧又滑,体态饱满、色泽晶亮,丝丝口感如冬翅,这样冬蓉便算制作完成了,出锅后再进行冷却包装等即可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
发布于:福建省股票如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